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法学研究网!
书籍详情
你当前的位置: 首页 经典阅读 劳动法经典书籍

 作者简介

阎天,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,北京大学—耶鲁大学法律与政策改革联合研究中心主任。北京大学学士、法学硕士暨博士后研究人员、耶鲁大学法学硕士(LL.M)暨法学博士(J.S.D)。研究劳动法、行政法,有专著及译著数种,著有《川上行舟:平权改革与法治变迁》《美国劳动法学的诞生》等;在《中国法学》《中外法学》《中国法律评论》《环球法律评论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。

推荐语

本世纪以来,我国展开广泛的社会改革,促进公民在就业、教育、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平等权利。社会改革与法治化进程紧密相连,我国法治的制度格局、动力系统和运行环境由此发生深刻变化。本书从分合、新旧、官民、虚实及土洋五个角度,剖揭平权改革与法治变迁,为转型中国提供特殊的注脚。

这本书帮助读者打破平权问题上的许多“天经地义”:平权法治的进退利钝,看似万国通法的艰难落地,实则源于不同平等观念的冲突消长;平权规范的异军突起,看似舶来理念的国家承认,实则根植于劳动体制改革的本土逻辑;平权运动的变法议程,看似公民社会的民主诉求,实则关涉国家政治与法治的矛盾平衡;平权观念的地位上升,看似普世价值的举国体认,实则有赖于“平等”意涵的空洞属性;平权制度的移植受挫,看似后发国家的拒斥先进,实则反映了制度存活的复杂条件。总之,以平权导向的法律改革,并非抽象价值的纸面推演,而是立足国情的实践抉择,这是作者最希望传递给读者的判断。

目录

绪 论

第一章 分与合:平权法治的一般理论

第一节 从反归类原则到反屈从原则:美国经验

第二节 从侵权法模式到宪法模式:中国探索

第二章 旧与新:平权规范的生成逻辑

第一节 什么是歧视?——反就业歧视法调控对象的起源

第二节 为什么反歧视?——反就业歧视法调控依据的起源

第三节 如何反歧视?——反就业歧视法调控手段的起源

第四节 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兴起之路的重新展开

第三章 土与洋:平权制度的移植之忧

第一节 间接歧视制度的全球化

第二节 反思“直接歧视证明难”

第三节 反思“新型歧视化解难”

第四章 虚与实:平权观念的内涵之争

第一节 平等空洞性的证成

第二节 平等空洞性的展开

第三节 平等的致乱与废除

第五章 民与官:平权运动的宪法回应

第一节 实然之争:社会运动有没有影响宪法?

第二节 应然之争:社会运动该不该影响宪法?

征引文献

附一:社会平等:理智与情感之间

附二:平等就业法研究的三重境界

原 版 后 记

新 版 后 记

新版后记

 

承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不弃,拙著《川上行舟——中国平等就业法引论》幸获付梓。先前,拙著《川上行舟——平权改革与法治变迁》于2016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。本书是旧作的新版。新版将副题修改为“中国平等就业法引论”,让标题与内容的对应更为准确、鲜明;增补了附录“社会平等:理智与情感之间——从美国大选谈起”,将全书的论证运用到时政热点的分析之中;增加了附文“平等就业法研究的三重境界——从《川上行舟》的写作谈起”,回顾了本书的写作心路及其对于比较法研究的启示;放弃了“平权”这一存在滥用风险的说法,改用“平等”的术语,从而和学术界关于平等问题的讨论接轨。除此之外,还改正了原版个别文字的错讹,根据近年来的法制发展调整了几处表述。法律现象固然日新月异,但是现象背后的本质、以及从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,则保持相对的稳定。作为一本关于中国平等就业法的理论著作,本书的新版未作伤筋动骨的更易,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理论贵在创新。本书希望帮助读者打破平等问题上的许多“天经地义”:平等法治的进退利钝,看似万国通法的艰难落地,实则源于不同平等观念的冲突消长;平等规范的异军突起,看似舶来理念的国家承认,实则植根于劳动体制改革的本土逻辑;平等运动的变法议程,看似公民社会的民主诉求,实则关涉国家政治与法治的矛盾平衡;平等观念的地位上升,看似普世价值的举国体认,实则有赖于“平等”意涵的空洞属性;平等制度的移植受挫,看似后发国家的拒斥先进,实则反映了制度存活的复杂条件。总之,以平等为导向的法律改革,绝非抽象价值的纸面推演,而是立足国情的实践抉择。只有抛开了似是而非的“天经地义”,才能够真正面对中国问题,开辟一方思想的新天地。

方寸天地,意蕴无穷。我在平等就业法找到了学术起点,完成了学术训练,开启了学术志业。在一个已经记不起来的日子,我从法学的一隅,瞻望天边的风景,打起精神,去向远方。这一走就是十多年。我付出了超乎意料的代价,也品尝了超乎意料的喜悦。走了这么远,大概回不去了,也不想回去了。“一直走下去,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。”——这是电影的台词,偶然看到友人提起,发现颇合于此刻的心境。借用两句古诗: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

 

阎 天

2021年6月19日

于北京大学陈明楼